1、煅燒
石油焦或者瀝青焦都需要進行煅燒,煅燒溫度應該達到1350℃,充分利用脫除炭質原料所包含的揮發(fā)成分,提升焦炭的真密度、機械強度以及導電性。
2、破碎、篩分和配料
把經過煅燒的炭質原料碾碎、篩分成特定尺寸大小的骨料顆粒,將部分焦炭打磨成細粉,根據配方稱量后,構成各種顆粒的干混合料。
3、混捏
在加熱的狀態(tài)下,把各種顆粒的干混合料和黏結劑進行攪拌均勻,然后捏成可塑性糊料。
4、成型
借助外部壓力作用下(擠壓成型)或是高頻振動作用下(振動成型),把糊料制作成具有一定形狀以及較高密度的生電極。
5、焙燒
把生電極放進特制的焙燒爐中,使用冶金焦粉對生電極進行填充、覆蓋,在1250℃左右的高溫下,讓黏結劑炭化生成黏結焦,從而制作成焙燒炭質電極。
6、浸漬
為了增強電極產品的密度和機械強度,把焙燒電極裝進高壓設備內,把液態(tài)浸漬劑瀝青壓進電極的氣孔內,在浸漬后需要進行二次焙燒,按照產品性能的要求,浸漬和二次焙燒需要反復進行2-3次。
7、石墨化
把焙燒質電極裝進石墨化爐中,覆蓋保溫料,利用直接通電產生高溫的加熱方法,在2200-3000℃的高溫下,把炭電極轉變?yōu)榫邆涫з|結構的石墨電極。
8、機械加工
根據使用要求,給石墨電極毛坯進行表面車削、平端面以及連接用的螺孔加工,并且加工應用于連接的接頭。
9、石墨電極通過檢驗合格后進行適當包裝,然后發(fā)給用戶。